
【精华】入学教育心得体会集合8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有这样的时机,要好好记录下来,这样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想法。相信许多人会觉得心得体会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入学教育心得体会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入学教育心得体会 篇1踏入电大校门,崭新的大学生活迎接着我们的到来了,我们已经翻开了人生新的一页。“一个人什么时候开始停止学习,什么时候就开始衰老”。从这个意义上讲,有人到了六,七十岁没有衰老,因为他还在努力学习;而有人在十六岁就开始衰老了,因为他已经放弃了学习。我怀着激昂的热情踏上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法学专科的学习历程,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据老师对电大教学环境和教学方式的介绍,我了解到电大的学习方式与以前的学习有很大的区别。电大开展的现代远程教育能让我通过现代技术进行自主学习,对我们不断地获取知识和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广播电视大学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采用广播电视,文字和音像教材,计算机网络等多种媒体进行远程开放教育的高等学校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它具有远程教育的特征。使教与学的过程可以异地异步或异地同步进行。学生主要是分散在各地自主学习,并采用多媒体教学,共享优秀教育资源。开放的学习模式,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课程,媒体教材、时间地点、学习方法、学习进度等。其次实行“宽进严出”的教育体制,即不需要通过入学考试即可注册学习,它为每个想学习的人提供个入学的机会,但所有的学生必须通过严格的课程考试并取得规定的学分才能毕业。
在开学的第一天,辅导员老师就向我们介绍电大的教学、教务是如何构成并实施的。详细讲解了三步分类课程教学模式:即体现以课程为单元开展教学模式,助学导学—精讲透学—评教评学三步走,三步模式体现以课程为单元组织教学,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以教师导学精讲为辅,以学生协作学习和答疑为补充的特点,发挥电大系统办学优势,实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和共享,保证远程开放教育教学质量和整体效益的重要措施,也是电大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程方面,为适应开放教学需要,电大的课程实际上包含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内容和过程,他们具体体现在经过一体化设计的多媒体教材。因此对于电大的某门课程来讲,其教材通常包涵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媒体。
电大的教材主要有文字教材、音像教材、cai课件等类型。与其它高等学校相比,电大课程的教材还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注重教材的教学性。不仅内容符合教学大纲,而且力求简明,突出点。
2、尽可能便于学生自学,适合成人学习。教材对内容、形式、结构及表达的设计,都较多地考虑到成人学生在文化基础和时间经验方面的特点。
3、注重多种教学媒体的一体化设计,强调多种媒体和手段和综合运用。
就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cai课件)而言,cai课件是在计算机上运行的教学辅助软件,可以实现问与答、分步骤演示、灵活的查询和仿真教学,模拟实验等功能,具有很好的交流性,可以模拟练习、模拟考试。主要用于学生自学时复习、练习、测试和模拟实验等。
目前电大所提供的网上教学信息,主要包括教学组织管理信息、学习动态辅导信息、bbs(公告板)和双向视频教学等。通过教学组织管理信息可以知道教学计划、专业教学实施方案、课程教学设计方案、课程介绍及各种教学过程中的通知、通告等,教学动态辅导信息则是按照教学进度要求,及时提供给学生和基层电大教师有针对性的导学信息,包括各章节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讲解提示,同步的作业与测试题和解析等,bbs讲座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传输实现一种异地远程可视教学形式。异地的教师与学生的音像、声音可以相互传递,有面授所具备的形象、简洁、交互的特征。
另外,中央电大从表面上看1998年9月起在中国教育电视台开通了“直播课堂”。“直播课堂”主要用于教学辅导,特别是开放教学本科试点专业课程的教学辅导,由中央电大主持教师和合作高校有关教师参加播出,讲授难点、重点、答疑解惑,为学生时时提供所学专业和课程的各种教学信息。“直播课堂”经中国教育电视台通过卫星传播传送,覆盖全国乃至亚太地区,各地电大的学生可通过卫星接受设备或所在地转播的电视台节目收视,并通过热线电话、双向视频和电子邮件等提出问题或参加讨论。
由此我感到,有了这些学习工具后将对我的学习和提高自身素质具有很大的帮助.在入学注册后,为什么还要参加入学水平测试呢?对此辅导员就这个问题给我们进行了详细的解释:通过入学测试,学校可以了解被录取学生的文化基础情况,便于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组织分类教学,便于有效的实施因材施教的教学管理制度。
电大还实行学分制,要求按照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中各门课程和教学环节的学时量,确定每门课程的学分,设置必修课、限选课和选修课,规定各类课程的比例,以及准予毕业的最低总学分。
学分制允许学生有一定的选学课程的自由,而且不受太太的修业期限的限制。只要在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学完专业教学计划中规定的课程,完成必要的教学实践性环节,达到毕业最低总学分的要求,思想品德鉴定合格,就可以毕业。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完成平时作业,可以检测学习效果,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调整学习方法和策略。平时作业是记载形成性考核(平时)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记载平时作业次数一般为4次左右,其中央电大和本校布置的平时作业各占一定比例。学生只有完成中央电大和本校布置的平时作业的50%以上,才能获得参加期末考试的资格,否则,将不能参加期末考试。
必修课程的考核说明是中央电大组织学科专家,根据教学大纲制定的课程考核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课程考核的方式、内容、范围和要求,是教学大纲在课程考核中的具体体现。考核说明是命题人员编制、审定试题、试卷的主要依据,自然也是学生复习备考的主要依据。
学生修满所学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达到毕业最低总学分(专科76分和114分两种,本科71分)的要求,实践教学环节考核合格,思想品德鉴定合格,经试点电大所在教育部门验印后,由中央电大统一颁发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
入学教育心得体会 篇2在我踏入这所学院的第天,他便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洋溢了浓烈的学习氛围,那种强烈的上进心深深地打动了我,那种无微不至的关心让我倍感亲切,让我感觉到了家的温暖,在后面的讲座中,我对学院的内涵又有了新的了解,我认识到也许学习在这里并不是最重要的,在这里首要学习的应该是怎样做人,怎样完善自我。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当益厚德载物。我们学习的就是做人之道、君子之道、和谐之道。再通过了更深刻的体会到学习做人做事的重要性。也许我的理解还很浅薄,但我可以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更加深入的学习。
在多天的学习中我听到了、看到了、想到 ……此处隐藏4857个字……学教育的意义完全体现。而在这里却不同,创新形式,丰富多彩,让我们在快乐与感动中学习规章。
三、未来之路从这里走向辉煌
从来都是在哭泣时希望有人安慰,结果还是自己对自己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从来都是失败的时候有人鼓励,而后还是自己对自己说我的未来不是梦。的确如此,选择了xx高中,我的未来一定不是梦!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只有一开始就全心全意,尽心尽力地去做,成功才会有保障,成功的大门才会愿意为你而开启。
xx高中的老师们齐心协力,共同奉献,用他们的热情为我们构筑了一个大“家”。他们用丰富多样的形式,内容生动的讲座以及让人心灵震撼的话语为我们的大学生活指明了航向。高中里的入学教育如同一盏灯塔,让我们这些在黑暗中航行的船儿们找到了方向,找到了奋斗目标,让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认准了方向,一路前行! 我的未来不是梦,我的未来有你一起陪我走;我的未来不是梦,我的未来有你辛勤的付出;我的未来不是梦,我的未来有你一定会走向辉煌,开启一页属于我们的新篇章。 孟子曾经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胫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起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xx高中,你是我无悔的选择,既然选择了你,我就要与你风雨兼程。
入学教育心得体会 篇8高一新生正值花季,是人生最美丽的年华。如何让花季少年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不仅是全社会和广大家长关注的焦点,更应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高中教员的神圣使命。由于青春期的特殊性,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因身体、心理及外界的诸多变化,内心深处不断聚变着、涌动着、迸发着。因此,我认为必须大力做好高中生的入学教育,把这一起点作为人生的第二次启蒙期,打有准备之仗,全方位、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防患于未然,防微杜渐。由于教育对象、教学环境和教育方法的差异性,不同的教师可以采取不同的行之有效的方式进行入学教育。作为一名青年教师,经过几年的观察和思考,我个人认为在对广大高中新生进行入学教育时,最重要的是突出强调两点:
一、养成良好习惯
1、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科学文化知识武装头脑。
新时代的职业主体是技术性工作,这就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具备这样的知识和技能,首要的是学好科学文化知识,而学生文化知识学习的状况如何,很大程度取决于是否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一个学生,如果能够课前认真预习、课堂全神贯注地听讲、课后巩固复习、思考发现问题,然后加以分析、解决、整理,这样达到的学习效果往往事半功倍;而相反,如果课前不闻不问、课堂似是而非、课后似懂非懂,没有自己的分析、思考、加工和整理,学习起来自然无头无绪,久而久之,对知识的认识、理解和运用会比较混乱。这就提醒学生必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学习方法的形成,从而可以系统地掌握所学的科学文化知识,以便以科学的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也要求任课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把住关口,在入学初始阶段就给学生打上深深地烙印,让学生认识到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快速地克服、解决过去存在的不良习惯,保证学习的质量,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文明健康方式促进成长。
每一个人都是生活在社会大家庭中的活生生的一份子,其生活状态如何,也直接或间接地关乎着社会发展的状况。而作为学生,能否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他一生的学习、工作、发展等意义重大。由于受到形形色色扑面而来的大众传媒的影响,许多青少年的生活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主要表现是心情浮躁、追求时尚、注重感官刺激,结果做事不负责任、不考虑后果、不设想将来,往往为了一时的潇洒而耽误了一辈子的前程,后悔莫及。这就要求老师要从学生的一生发展着想,指导学生认识到真正的生活应该是什么样的,帮助学生处理眼前诱惑与长远发展的关系,进而确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为人生奠定良好的基础。这样,学生才能够克服困难,不懈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锻炼多方面的能力,确立长远的人生目标,对自己的生活负责,为国家、社会发展尽义务。
3、养成良好的心理习惯——以积极乐观心态挑战羁绊。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人们从关心改造自然界与人类社会逐步深入到关心人们的内心世界。在广泛的人群中,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心理学家经过多年的调查研究与分析,发现青少年学生中存在这样那样心理问题的不占少数,而且呈现上升的势头。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认真观察,也不难发现学生中广泛存在的厌学、情绪频繁波动、早恋、缺乏明确的人生目标、对人对事缺乏信任感、缺乏自控能力等等情况。看到这样的局面,我很着急,也很痛心,认识到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习惯的至关重要性,更在思考如何指引学生走出各种心理误区,让他们能够健康、快乐、积极地成长,勇敢地面对、思考、解决人生不同阶段存在的不同问题。
经过反复思考,我认为最行之有效的方式还是多关心学生的内心世界,多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多关注学生接触的外部环境,同时,更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增加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指导学生随时进行心理调节。这样在遇到问题甚至是难题时,学生才不会一味地退缩、逃避、恐慌,而是可以逐渐地面对、正视、调节,直至加以积极地解决。俗话说,心病还需心药医,而心病的“治疗”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因此,我们要做好长期心理战斗的准备,抓反复、反复抓、长抓不懈,方能逐步解决长期以来被忽视而又积聚很深的心理问题。要成才,首先要学会做人,要做好人,做对社会、对他人有益的人,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必不可少和至关重要的。
二、学会理性思考
在进入高中阶段以前,基于所处的年龄段、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和能力以及个人的认知构成,学生们的思考方式以感性认识为主。步入高中之后,由于生理、心理的发育、成长,课程的科目设置、难易程度的增加,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将会有一个跨越式发展,而跨越式发展的程度除了与个体差异相关外,还与能否尽快学会运用理性认识关系密切。
所谓“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把所获得的感性材料,经过思考、分析,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整理和改造,形成概念、判断、推理。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飞跃,它反映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高中新生由于特殊的年龄、心理、认知能力,使他们具有如下特点:从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看,他们大多数正处于十六七岁的年龄,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接受能力比较强,但兴奋点仍主要集中在直观感觉上;从思维特征看,仍未完成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从认知结构看,通过初中的学习,他们已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由于刚刚接触高中教材,因此对一些具体问题的认识未免存在一定的肤浅、偏颇和模糊。所以,对于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遇到问题、困难是草率、冲动,还是理智、冷静,我想结果可以说是截然不同的。而能够自觉地运用理性认识进行理性思考,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逐步培养、形成的过程。
脚下路正长。实践的过程将是漫长的,道路也决不会一帆风顺,,能够多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彼此间多交流,以便逐步寻找到最佳的教育方法,共同前进。